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为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为社会多作贡献,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
shi
世
jie
界
du
读
shu
书
ri
日
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他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就是“爱读书”。多年以后,已是总书记的习近平依然提倡和鼓励大家读书。
习近平书单
习近平教你如何读书
光有书单还不够,还得知道如何读书。
用巧力
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习近平《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载《之江新语》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读书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二〇〇六年三月一日),载《之江新语》
把读书作为一种爱好
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利用好时间,坚持不懈
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有人研究过,一个人每天阅读一小时,三年之后可以变成某一问题的专家。领导干部要善读书,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利用好时间,养成坚持不懈的习惯。——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求知若渴
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到
提高效率和质量
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善于思考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